4月份,礦業公司超細粒級鈦鐵礦高效回收示范線建設工程一期項目開工儀式在興茂公司舉行。這標志著超細粒級鈦鐵礦選礦工藝產業化進入實質階段,實現了超細粒級鈦鐵礦回收技術的新突破。
隨著攀枝花本部釩鈦磁鐵礦資源開發進入深部開采,有用礦物嵌布粒度變細,需細磨才能獲得品位合格的鐵、鈦精礦,由此造成流程中超細粒級鈦鐵礦量逐年增加。在實際生產中,由于現有強磁+浮選工藝限制,對超細粒級鈦鐵礦回收成效較差??疾毂砻?,尾礦中小于38μm粒級鈦分布率達65%,小于19μm粒級鈦分布率達46%,造成了鈦資源的極大浪費。
現場交流生產情況
超細粒級礦物回收一直是選礦領域的世界級難題。為提高鈦資源回收率,集中攻克“卡脖子”技術領域,礦業公司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自2012年開始,與國內科研院所一道,進行了超細粒級鈦鐵礦回收技術聯合攻關,在查閱大量研究文獻基礎上,開展了新工藝、新設備、新藥劑的開發和試驗。
研究團隊反復試驗,分析數據,尋找線索,探討最佳工藝方案。經過上百次的技術攻關,成功開發出高效節能的超細粒級鈦鐵礦回收新工藝。提出并形成了《超細粒級鈦鐵礦的選礦方法》等3項國家發明專利授權。超細粒級鈦鐵礦回收作為重要支撐項目的《攀西地區釩鈦磁鐵礦中伴生資源的高效分離技術研究及產業化應用示范》已列為四川省2021年重點研發項目。
礦研院與興茂公司大力開展科技攻關,圖為技術人員在測量、調整藥劑用量
為了將科技成果盡快轉化為產品優勢,為工業化奠定基礎,礦業公司于2021年建成了萬噸級工業試驗線,工業試驗取得了良好效果,新工藝和新藥劑對小于38μm粒級鈦鐵礦回收具有良好的適應性,總體回收率超過50%,小于19μm粒級鈦鐵礦選別作業回收率超過90%,超細粒級鈦鐵礦回收實現重大突破。
生產設備
在工業試驗的基礎上,2022年1月完成了工業生產線初步設計,2022年2月通過攀鋼評審后正式開工建設。項目分為強磁精礦和強磁尾礦中超細粒級鈦鐵礦回收兩期工程。一期工程于2022年4月開工建設,目前已經完成主體設備訂貨,廠房基礎進場施工,預計2022年11月建成投產。
該示范線建成投產后,每年將回收超細粒級鈦精礦10萬噸以上,經濟效益達1.5億元,不僅解決超細粒級鈦鐵礦工業回收的世界性難題,推動攀西地區釩鈦磁鐵礦資源深度開發,而且將對全國乃至全世界超細粒級鈦鐵礦高效工業回收起到良好的示范效應。